Tuesday, June 21, 2005

鱼,鱼,鱼

herring 是鲱鱼
eel是鳗鱼

鲱鱼又叫做鲭鱼,它是重要的经济鱼类;其鱼群之密,个体之多,无与伦比,可以说它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一种鱼。鲱鱼为什么能得以如此大量的繁殖呢?原因是鲱鱼善于调剂光照,使鱼体能顺利地进入各种深浅不同的水层中捕获食物的缘故。  

鲱鱼分为两种:一种是生活在大西洋两岸的大西洋鲱,另一种是分布在太平洋北半部两岸的太平洋鲱。  

鲜鱼的密集游动,是一个十分壮丽的场面。鲱鱼在集群洄游开始前的2-3天,有少数颜色鲜明的大型个体作先头部队开路,接踵而来的便是密集的鱼群出现在岸边。渔人根据岸边水的颜色、海水的动向和窜动的鱼群所溅起的特殊水花以及天空中大群海鸟的盘旋和呜叫声,就能准确地判断出大鱼群来临。此时就要马上安置网具进行捕捞了。  

密集的鲱鱼群,在海岸附近水深8米左右的地方游戈l一2天后,便进入海藻丛生的浅水处进行生殖。雌鱼产卵、雄鱼排精。鲱鱼的卵子是粘性卵,受精卵粘着在海藻上,新生命也就随之开始了。因为鲱鱼的产卵场所水深只有l米左右,由于鱼群过于密集,所以上层的鱼头部和脊背都会露出水面。雄鱼排出的大量精液,致使海水都因此而变成白色胶状的样子。  

鲱鱼为什么要如此密集而行呢? 这也是长期外界自然环境作用的结果。因为鲱鱼集群十分利于它们繁衍后代和有效地保护好仔鱼,同时集群又是一种集体行动,大家通力协作.便于觅食。另外,集群对于防御敌害也有着积极作用。因为鲱鱼密集成大群快速游动的线条和闪烁不定的形状,把敌害弄得眼花缭乱,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条鱼身上,即使敌害冲入鱼群把密集的队伍冲散,被吃掉的鱼也为数不多。所以集群行动在鲱鱼的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Thursday, June 16, 2005

揭开创建网路日志的神秘面纱

摘自Wallstreet Journal

互联网上最热门的现象就是网络日志,这些由芸芸众生张贴的网址更新频率相当高,主题也是包罗万象。根据Pew Internet and American Life Project项目,到2004年末,已有800万美国成年人创建了网路日志,但仍有出奇多(62%)的美国人不知道网络日志为何物。今年,这两个数字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日志的数量增加了至少一倍,人们对它的了解也在增多。

网络日志其实就是一个网址,上面充满文本贴子、图片和其他网站的链接以及作者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的任何东西。日志按照日期的顺序,从最新到最旧排列,涉及的话题从体育、文化和政治到家庭和爱好等无所不包。一些博客(bloggers,即日志写手)的目的就是要和报纸和其他传统媒体竞争。其他人则只是想发布信息或者和一小群朋友共娱。这些网络日志的读者可以发表评论,从而创造一个互动的日志社区。

不过,一些人网上冲浪爱好者仍然认为创建网络日志是件不敢想像的事,因为他们认为这需要某种技术知识。实际上,互联网上有多种服务可以帮助任何人来创建网络日志并实现在线发布,而且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无需专业技术知识,你的日志会有自己的网址,任何电脑都可以进入。

上周,我和我的助手Katie Boehret对三种免费的日志创建服务进行了测试,想看看它们到底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我们测试了Google广受欢迎的自有服务Blogger.com,以及微软(Microsoft)新推出的MSN Spaces服务,它们都声称可以容纳800万个日志。我们还测试了雅虎(Yahoo)仍处于试验阶段的360服务。我们很快发现创建日志是件多么容易的事情,而且让人爱不释手。

在使用这三种服务的时候,我们格外注意每个日志创建服务在处理以下四大基本任务时的表现:发表文本文件,也就是日志界所称的“张贴”贴子;加入图片;在我们的日志上发布其他网页的链接;以及提供隐身登录服务(如果需要的话)。我们还观察了每个网站的整体风格和它们提供的格式选择。

我们的结论是:微软的MSN Spaces在处理上述任务方面表现最好,整个过程有理有序、无需加以说明。Yahoo 360也相当容易,但它试图和太多雅虎其他的服务相连接。相比之下,Blogger.com用起来就麻烦多了。

你可以通过http://spaces.msn.com/members/wmossberg 和http://kaboehret.blogspot.com/浏览我们的两个测试日志。我在MSN上的日志是为早些时候的一个专栏创建的,针对本次测试作了一些更新。Katie在Blogger上的日志是专门为本次测试而创建。Yahoo 360尚未正式发布;只有接到某位已经开始使用它的朋友的邀请,你才能使用。但雅虎计划于今年夏天推出公共版本。

为创建日志,Katie和我在这三个网站上进行了注册,包括提供一些基本资料并设立用户名和密码。

我们分别在MSN Spaces上制作了一个网站。Katie的网站分为8个主要栏目,屏幕中央张贴文本,右边上传图片,左边是她的个人资料和一个音乐列表。

我们测试的三种服务都可以让你在编辑日志的时候浏览日志对外发布后的真实样子。

MSN Spaces的编辑预览效果最好,因为每个栏目下的修改都是可以调整的。以Katie的Photo Album栏目为例,在编辑预览模式状态下,3个选项(创建、编辑和删除)就位于栏目标题的正下方。Yahoo和Blogger显示页面更大一些,但它们的不足之处在于进行修改之后,效果不能立即显现出来。

MSN Spaces能够以自动播放幻灯片的形式显示多幅照片,而且作者在开始浏览这些照片时不会离开他的主页。用下载的“MSN图片上传控制”(MSN Photo Upload Control)工具,Katie一下子上传了许多照片。上传文字的界面很直观,图片可以贴在每张文章的最下面。我们发现有81个不同的主题,以及各种各样的页面布局选项;Katie选择了水纹主题,和“三列,中间宽”的页面模式。

MSN Spaces有个不足之处:许多非常棒的编辑工具以及供浏览者使用的一些特色功能(如自动翻页浏览等)只能在Windows的IE网页浏览器下使用。不过,用户可以在Macintosh电脑上编辑和浏览日志,但感觉不如在Windows电脑上那样好。MSN准备在下个月升级编辑功能,使之能够被Firefox的用户所使用。

MSN Spaces和Yahoo 360都提供了只允许博客自己浏览、只允许部分人浏览你的日志、以及向所有人都开放三种隐私保护模式。相比之下,Blogger的日志会对所有公众都开放,无法对允许什么样的人浏览你的日志作出限制。唯一的一个隐私保护选项是你是否希望你的日志刊登在公司的主页上面或者搜索引擎中。

Katie创建了一个Yahoo 360的日志,发现Yahoo 360的许多功能与MSN Spaces如出一辙。她轻而易举地添加了包括图片和跳转至其他网站的链接的文章。但Yahoo 360的网页风格显得有些沉闷,没有供选择的主题,但提供了许多种日志预览的选项,通过一个下拉菜单,用户可以选择My Page、My Blog和Preview as seen by等多种模式。另外,看起来雅虎非常希望用户能够使用它所提供的其他服务。例如,要想使用“音乐共享”选项,你就必须使用雅虎的LaunchCast Radio。而MSN Spaces只是让你罗列出你喜欢的音乐列表,如果在MSN Music网上音乐商店中有你喜欢的歌曲的话,

MSN Spaces就会选出30秒钟的片断自动播放。至于Blogger,它根本就不提供让你创建音乐共享列表这个功能。在照片相册这个功能上也可以看出雅虎非常希望用户能够使用它的其他服务。如果用户希望把日志中的所有相册都设置为共享,你就必须首先要把这些图片传送至网上商店Yahoo Photos里面。

Blogger.com提供了一个看似简单的界面,但由于没有隐私保护选项,用户一般不会把照片和网页链接添加到日志当中。Blogger提供的文章输入功能非常实用,它提供了拼写检查功能以及8种字体、5种文本大小设置。

Katie希望在文章中加入一张照片,但她却沮丧地发现她无法在Blogger里面作这件事。她还必须下载Google提供的一个照片上传程序──Hello from Picasa。而且,她还必须完全离开网络日志页面,然后把照片从Hello from Picasa里面导入Blogger里面,而且每次只能导入一张照片。你可以为照片添加标题,但不能太长,因为有字数限制。Blogger另一个有待改进的地方是它没有提供让你输入URL的地方,如果你要想输入URL,你就得在Template页面添加HTML代码。Blogger表示,准备在近期内对此进行改进。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使用MSN Spaces创建网络日志最为简便,无需专业的科技知识。网络日志不再神秘,我们相信大多数用户都会恍然大悟,原来创建网络日志是如此简单。

Monday, June 13, 2005


Mr. and Mrs. Smith

Friday, June 10, 2005

I was researching about Vasa, the mighty boat that sank at its virgin voyage in 1628. Now put some information that I found, about the ship and Stockholm at that time:

A short description of Stockholm around 1628.
When Vasa was launched in 1628 Sweden was a poor country. This was evident in the capital, Stockholm. The city was not exactly a rich and bustling metropolis. The population only amounted to ten thousand. During autumn and spring a fair number of sailors and soldiers lived in the city and the population would rise to about twice the normal. Stockholm was a dangerous city to live in, mortality was very high and fires frequently raged. The central part of Stockholm was Gamla Stan, the "Old Town". It was called Stadsholmen in those days. This was where the city´s trade was conducted. Naturally, many traders lived in that area. Germans made up a large portion of the traders.

Here is a map of Stockholm from 1640.

The Vasa was heavily armed with a total of 64 guns. 48 of these were large 24-pounders. The armament of the Vasa weighed 80 tons. The cannonballs for the 24-pounders weighed about 10 kilos each. These guns were very valuable and, as mentioned, were salvaged in the late 17th century. Only 3 of the large 24-pounders remained on board when the ship was raised. This was probably fortunate, the 80 ton weight of the guns could have damaged the ship had they remained there until 1961.
A few figures: Weight of the hull: 1200 tons
Weight of ballast: 120 tons
Total length including the bow-sprit: 69 meters
Greatest width: 11,7 meters
Height from keel to the top of the mainmast: 52,5 meters
Draught: about 5 meters
Number of sails: 10
The three largest masts: The mizzen-mast in the aft,
the mainmast midships and the foremast in the stern.
A picture of the Vasa showing her decks, text in swedish(read the text below instead).

Wednesday, June 08, 2005

Apple has decided to go over from PowerPC processor to Intel proocessor in the future. Interesting changes. Hope that it will bring lower price and more compatible hardware.

Football on Saturday, finger-crossed for a sunny day....

Wednesday, June 01, 2005

Seems like Hello! can not send multiple pictures at the same time to Blogspot which means that I have to edit the post by hand to put them together. Feature request??


Stockholm from fjällgatan Posted by Hello


Same location as above Posted by Hello


Me, taking a break during a bicycle ride Posted by Hello


My girlfriend Posted by Hello